close

血液的速度與身體的關係
   
       身體的狀況好壞、體力的大小、活動力的持續……在在都與血液有著不可分割的關係。血液裡的帶氧量、養分和電解質,都是決定身體狀況的因素。狀況好的時候,血流速度就可以慢一點,讓心臟可以得到“舒緩性的休息”,如此,長久下來,壽命必定長且身體好。血液品質不好時,血流速度就不得不加快了。這樣一來心臟就必須“強力作為”,讓新陳代謝維持在一定的水準,使身體的運作能持續而不致崩潰。可是,如果心臟的“強力作為”持續太久,或經常性的被迫提高轉速,這樣日積月累後,心臟容易會有“毛病”。如心肌無力症、心室閉鎖不全、間歇性心悸……等等的急、慢性心臟的疾病。人的心臟就好像汽車的引擎一樣,血液就好比汽油,要維持汽車的行進速度,汽油品質就非常重要。如果無法改善汽油的品質,那供油的速度就佔有樞紐的地位了。 
  
       人的身體裡,所有器官需要的營養,和各個器官運作後所產生的廢棄物(毒素),都是經由血液的運輸來維持,所以血液的流速、品質就事關至要。另外,若是身體的哪個部位受傷了,所需要的修護劑,也是需要靠血液來輸送;勞動或運動後全身產生的酸痛、生病後所產生的酸質沉積,都是要靠血液來排除。血液帶來營養素給組織運用,並且把器官運作後所產生的廢熱、廢棄物、酸質、毒素,靠血液帶到肝、腎來進行解毒過後排出。如果這一切,能不增加心臟的運作負擔,來完成排毒的工作,這樣就很完美了------若要如此,有一些方法,提供大家使用:泡澡、泡腳、多穿一件衣服、長褲、襪子,讓身體溫度提高1~3度,增加血液速度、提升排汗量和排酸的速度。這樣基本上,身體的酸素和不要的廢棄物:包括吃下的任何殘留在身體的藥物、食物中的農藥、重金屬、殘留在身體裡但無法在正常情況下排出的餘毒,都可以在排汗的過程中排出,而且直接在表皮膚,利用淋巴腺排毒,這對身體的能量損耗最少、最省力,也是最好的方法。

   如果能讓血液的流速增快,又不增加心臟的負擔,這就是近來研究身體醫學的各個單位和醫療機構,傾力研究的方向。   

       成長型(正在成長的小孩子)、正在服用藥物治療的身體和正在使用血管藥物的人,其血液的流速會比正常人的血液流速快一倍,甚至二倍以上。其目的很顯而易見,是要快速的把營養送到各個器官和身體各個需要運作的部位,並且把各個器官、部位運作後所產生的酸性物質和廢棄物運走,是故血液流速會比一般人為快。但是血液流速如果全是由心臟發動、強力作為,心臟整日工作,實在是過度操勞、超能使用。如果是小孩子的成長型身體,那倒是好處理,只要多睡一會兒,讓身體大部分的運作“減少”或“降低”,“心臟”自然就能恢復能量。一般大人可就不是那麼簡單。如果一直任由心臟加壓輸送血液到各個部位和器官,長此以往,心臟一定會過勞,而產生心臟和血管的疾病。按照常理來說,心臟是一個可靠的器官,非常不容易生病。心臟會產生病變的原因----長期營養不足(貧血)、長期高速運作、過度使用(過勞)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homegold99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