神奇之醫學-----古老中國的刮痧術

  中國的醫術裡,有一項很簡單方便,卻又具有神效的醫術,歷來名醫都頗為擅長的方法----刮痧。

  在現代藥物盛行的年代中,這項醫術似乎已被人們遺忘了。古來各個大醫者都會運用此項醫法來醫治病患,其原因就是方便上手,可因地制宜。對患者又無不良影響,其調治方法,又常有神效。

  歷來,醫者在使用刮痧的同時,經常搭配其他的方法來共同使用,其效果更是加乘。其方法有推拿、按摩、針灸、拔罐放血、整骨、熱敷……等等。現代的醫者,大多視之為旁門左道、芝麻小技。殊不知,若要會刮痧者,不懂氣脈、穴位的原理、各臟腑之間的運作關係,是很難深究其理的。如此憑一個小刮版,是無法治療久症的。

  其實,就筆者而言,會用刮痧術者,不僅是皮毛小症,就算是臟腑內的久症,依然可治。治療起來時間並不需要太長久,其效果仍是十分驚人。

 

  在此,特將刮痧的原理一一說明,讓更多人們能因此獲益。若此,對筆者而言,已是大願。

  現代人都認為,刮痧只是把微血管,用板子刮到出血而已,所以刮後皮膚會出現黑青一塊一塊的,不但不雅觀,其療效應該如此如此而已。如果只是一般不解其意的民眾,或學習現代西醫的醫者,筆者也就見怪不怪。畢竟他們未究其理。但是連多數的現代中醫醫者也講不出其所以然,令筆者十分詫異,畢竟各個學習中醫的醫者,才是捍衛並推薦使用古老醫術之先鋒,在此不再贅言,回到原題。

  刮痧所刮出來的痧,看起來是微血管出血,但到底微血管流出來的血是什麼成分?德國醫生對此作了細部的分析研究,讓千年之謎能公諸大眾。原來微血管所流出來的血液,是黏附在血管內的酸黏膜,其成分多數是三酸甘油脂,和高濃度、身體無法運用的膽固醇,以及一些微毒性或身體無法吸收使用的物質,還有一部分的血液。這些酸黏膜平時附在血管內,會阻塞血管的流動,影響血液的流速,導致新陳代謝的障礙。漸漸的,該部處就會因為血液的流速、流量降低,和血液本身品質的降低(血氣不足),而導致酸痛。中醫學認為這是血氣不順的阻塞,西醫醫者則認為是該部位的血管硬化。此時西醫醫者則開出血管擴張劑,讓血管疏鬆、血液順利通過,避免血壓過高,心臟負荷不了,時間久了,後遺症又豈是今日醫術可以救治的。中醫醫者如果深諳刮痧之術,只要該酸痛處和其上下位置(穴位),用刮板輕輕的刮個五分鐘,讓阻塞的血管,利用刮版的力量,把附在血管內壁的酸黏質慢慢的逼到血管外面,讓阻塞已久的部位,得到空前的舒展,血液的流速、流量可以得到快速的上升。酸痛或緊繃已久的穴位會因此而打通,如此可以得到大量的能量(營養)灌注,而得以疏解酸痛。

  因此,會運用刮痧者,可以以此擴大使用到全身,例如:頭、臉、手、腳、背、頸……等等。不但可治急症、小疾病,也可調治慢性疾病,真正過於深重的疾病,還可搭配其他的治方,一同發揮作用,共同調治。此一方法在德國的醫者眼中,已認為是古往今來的一項神奇醫術,不必用藥物,只需要一塊板子,卻能快速治療人體身上的疾病,在不解其深意的人眼裡,此法真是----神奇醫術!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homegold99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5) 人氣()